举办海南沉香文化展有两个目的:一是澄清香精行业对海南沉香的误解,二是展示海南沉香文化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沉香是瑞香科的一种含油沉香树。由于外界损伤,伤口被微生物感染,导致沉香树分泌油脂进行自我修复。这些积聚的油脂与伤口处的木材融合。凝结在一起就是沉香。
在日本,有数百个私人香社痴迷于海南沉香。日本等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香界人士认为,现在最高等级的沉香集中在日本和台湾,而海南已经不再有最好的沉香,尤其是最高级的沉香。级沉香。
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日本、越南、缅甸等国以及中国的众多观众。参观者络绎不绝,追击场面出乎意料的热烈。由于这次展览只做展示,不做销售,很多香水爱好者在各种购买尝试中都遭到拒绝,只能一饱眼福。
北京收藏家张小武收藏的一件紫罗兰软丝格外引人注目。香味似木又非木,表面仿佛涂了一层油,透明如蜂蜡。据张小武介绍,这种香的产地是在海南黎族地区。 20世纪90年代,张小武在李村发现了这片紫花。当时,紫奇南的主人不肯让步,张小五并不气馁,每年不远千里去看望她。几年后,店主被张小五的诚意所感动,终于同意出售这件上品香。
一位来自日本香水店的香水朋友难掩惊讶和羡慕,“没想到中国收藏家竟然有如此高水平的奇楠,作为百年香水店,我们真的感到羞愧!”吴先生的弟子、已故台湾香学家吴清先生刘良友表示,品质如此之高的齐南香,堪称树中遗物。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这里。”海南省沉香收藏协会会长黄奔表示。展会期间,上海中福古玩城一楼1800平方米的展厅里挤满了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不知所措。
香江、香港与香岛之间的连接
据记载,我国香文化的发展始于春秋时期,生长于汉代,成熟于唐代,盛于宋代,自明清一直传承至今。今天。古人曾将品香、斗茶、敬花、挂画并称为修身养性的“四闲”。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以品香为主题的名句诗句。
清代中期以后,饮酒品香文化沉寂了一百多年。近年来逐渐成为收藏家的新宠。然而在日本,香文化自唐代起就东传,并建立了许多教派和香社。在台湾,香文化也方兴未艾。就连香港也与沉香有着不解之缘。当时,香港作为沉香的集散地,吸引了国内外买家和收藏家。渐渐地,“香港”、“香港”就因香而得名。
事实上,海南自古就有沉香。沉香的学名是agar,琼是海南岛的缩写,意思是最好的沉香产自海南岛。历史上,沉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古籍记载,宋、明、清时期,海南沉香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那时的海南岛堪称“香岛”。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东南亚各国的沉香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占城不如真腊,真腊不如海南立冬。立冬是又名万安黎木山东侗,据说整个世界都沉向南方,一块价值数万美元。”占婆(Champa)指的是今天的越南南部,真腊(Chenla)指的是柬埔寨。立东指的是海南省琼中市五指山区。
苏东坡曾盛赞海南沉香:“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