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上来讲,社群就是我们身边的陌陌群、QQ群等等。在我来看,它们更像是社群的呈现形式,而不是本质上的社群,社群正确的理解应当是:一群有共同指向性的人产生的一个集体组织。
那怎么来塑造社群呢?这5点塑造社群的概念似乎能帮到你!
01
优质内容价值
“内容沉淀”就是把社群中讨论下来的好内容搜集并整理成文。社群生产的内容是UGC方式的,所以一个好社群,会形成大量的优质的UGC内容,而且部份用户会在一定时间内去“爬楼”,即回头阅读所有错过的信息。
并且爬楼虽然反人类,还是要做内容沉淀的。虽然社群的话题是即时性的,假如不记录和再呈现,人们便会忘掉,更别提让有质量的内容传播上去了,谁都不愿见到“讨论的一切”变成了徒劳。
所以,我们不能做像西西弗斯把石头一次次推上山顶一样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一切显得有意义。
02
共振
顾名思义,就是“共同震动”。在数学学上是指“两个物体达到同一震动频度的现象。当初拿破仑的部队在经过跨线桥的时侯,由于正步走形成的频度和引桥的固有频度达成一致,造成二桥震动强化而发生破裂,好多士兵掉进水底身亡,可见“共振”的力量非同通常。
好多社群就会发早报,然而早报究竟啥用?真的是提供信息么?虽然我们在社群中以类似“早、晚报”的形式,就是在为社群形成“共振”,这些方法就是基于“与社群成员保持同频度”的共振原理。首先,我们在“时间上”与成员达到同个频度(在她们上放学的路上接收新闻)其次,在“内容上”与成员达到同个频度。
03
意见领袖
群龙无首也是一件很郁闷的事,一个新话题砸到社群之后须要冷启动,启动这种话题就须要有“很有看法”或者“很有影响力”的人,她们和“基于教学的金字塔结构”中的KOL不完全相同,在这儿她们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迸发”成员们的讨论,而非刻意地分享和教学。
04
社群群规,实现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社群来说,须要用“淘汰和流通”的机制来延续生命力,这些机制也是一种规则。
例如:之前要要的社群群内限定人数66人,假如人数达到70人,就必须剔除4人,剔除标准是:①发表优价值话题,形成阅读价值的内容;②违反群内规则,如:发广告、不更改群名片、说粗话等等;③长期潜水等等……
05
用户活跃
用户高频周期是指用户在社群中较为活跃的某几段时间,例如:上放学时间、工作日等。像午睡非常、晚饭后、周末这种时间段就是用户低频周期,在低频周期她们会进行其他活动,而不是“逛社群”。还要说明一点,用户的高频周期要以不同的社群的真实反馈情况作为基础。
以上就是构建社群的5大概念。在构建一个成功的社群过程中,正确方向远比努力更加重要。只有找准了目标用户、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而且不断地优化建立才才能真正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