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正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由于个人信息泄露、易受诱惑、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反诈骗教育等原因,他们极易遭受以网上兼职、低价网购、低价机票为名的诈骗。随着学期的临近,齐鲁晚报和齐鲁壹点整理了大学生最容易遇到的八种常见电信诈骗类型。希望大家能够识别这些骗局,减少悲剧的发生。
1.“学费退款”诈骗
这种诈骗行为通常在开学后进行,并且有一定的阶段性。多发生在7月至10月。骗子冒充教育、财政、劳动等部门工作人员拨打电话,以“发放扶贫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金”为幌子,将奖学金、教育费转入受害人银行。等,以卡的名义,诱骗受害人前往银行ATM机按照其指令操作,从而骗取受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
典型:
2012年7月21日下午4时30分,高中毕业生小张接到教育局自称刘某的工作人员电话:“你的奖学金已获批,今天是最后一天,请提供银行信息。”帐号,我们会立即将钱转入您的银行卡。”家庭并不富裕的小张没想到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就获得了奖学金。他大喜过望,连忙拿着家里的银行卡存了1万元存款,急忙前往附近的一家自助银行。一番操作后,他按照刘姓工作人员的提示,输入了号码9986(“工作人员”称这是小张奖学金的个人代码),按下确认按钮。十分钟后,小张查看银行卡余额,发现少了9986元。当再次拨通刘姓工作人员的电话时,电话已关机。
预防建议:
居民接到此类电话时,最好的做法是立即挂断,或者咨询当地教育部门后再做决定。不听他人指令,随意汇款。
2、银行卡诈骗
骗子利用手机群发“银行卡刷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短信,并声称如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的“银联中心”服务热线。一旦这个人联系上他,对方就会设计一系列的电话。取得该人的信任后,就会要求其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入账户,骗取钱财。
典型:
2012年3月6日,王先生收到短信称,其申请的建行信用卡被透支,被扣除年费1200元。如有疑问,请拨打建行客服电话。王先生查阅了短信上的银行客服电话。对方表示,他的银行卡已经透支,需要报警。他热情地把他调到了公安局。一名自称是公安局财务调查科的民警要求他提供一张其他银行卡,按照规定操作可以挽回损失。在某银行ATM机上,王先生一边操作机器一边打电话,被骗走2750元。
预防建议:
遇到此类情况,当事人应直接咨询银行公布的客户服务热线。任何人以各种借口要求您通过ATM柜员机操作所谓的“远程安全措施”、“开通网上银行”、“修改磁条”等项目,都可以视为诈骗。
3、网络游戏诈骗
近年来,针对虚拟网络游戏的诈骗案件不断增多。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是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买卖游戏币和装备。在骗取玩家信任后,他们允许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收到款项后将不进行任何交易;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游戏论坛上网上提供代练信息。收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和游戏账号后,一两天内代练费将随账号一起被盗取;同样在交易账户时,虽然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但玩家必须等到玩家付款才能购买。创建账号并玩了几天后,账号被盗,给玩家造成经济损失。
典型案例:某网名“军阀”的玩家,玩“暗黑”游戏一年多了。有一次,他突然收到一名玩家的消息,说有高级防具和魔法物品出售。其中一套80级的铠甲,正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快速升级,他最终与玩家谈妥了1200元的交易。然而,当他将全部资金转入对方银行账户后,该玩家却消失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防范建议:一定不要轻信超低价游戏产品信息,不要点击陌生人通过QQ发送的网站链接,尤其是涉及网络交易的网站。交易游戏虚拟物品应使用游戏官网的交易平台。交易前,您应仔细确认商品信息和来源的可信度,以免上当受骗。最重要的是,网络游戏玩家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游戏是对生活的一种调整。他们决不能让游戏成为生活的焦点。他们要真正做到“健康游戏、避免沉迷”。
4. 消费者欺诈
诈骗者在网上设立“钓鱼网站”,利用虚假网站和网页上设置的银行链接图标,以“购物、买车票、买机票”等名义盗取网民的网上银行账户,诈骗网民的资金。钱。
典型:
2012年6月17日,胡女士在网上搜索某机票网站“华辰票务网”,在网站上购买了济南至乌鲁木齐的半价机票,并通过银行将1380元汇至指定银行账户。我接到网站工作人员的电话,说还差2元的电子客票费用。由于金融系统规定,我需要汇出1382元。收到1380元后,我只能在15个工作日内退款。胡女士信以为真,又汇了1382元。汇款后,我收到了订票网站发来的订票成功的消息。但当胡女士用短信取票时,却发现根本没有她的订票信息,再次打电话也找不到人。胡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报警。
预防建议:
正规购物网站会通过“支付宝”、“财付通”、“安付宝”等在线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一般来说,如果对方避开网上支付平台,诱导购物者直接通过银行转账或者到银行直接付款到所提供的银行账号,一般都是诈骗行为。不要轻易使用汇款或转账方式在网上购买商品,尤其是明显比市场价格便宜的商品。选择网上购物时,首先要选择知名、正规的网站,其次要检查商家的诚信度,第三要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
5、QQ账号诈骗
骗子提前通过盗号软件、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用户的密码,并录制QQ号用户的视频。然后,他登录被盗的QQ号与好友聊天,并向好友播放该QQ号用户的录制视频。手表欺骗他们的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的名义向朋友借钱,从而骗取了他们的钱财。
典型:
2012年5月11日下午,胡先生正在上网,突然QQ通讯录里闪现出儿子的头像。胡先生有点奇怪。他在国外读书的儿子今天乘飞机回国。之前两人刚刚聊过。他的儿子说,他正要登机,手机即将关机。他现在怎么上QQ了?打开对话框,胡先生看到儿子发来的信息,说他身上有7万元外币,是学校委托他交给教授的。教授目前人在上海,急需手术费。然而他在飞机上,无法及时转账。他希望父母能先帮忙垫付这笔钱。胡先生轻信了对方,按照要求联系了“教授”,并通过网上银行向对方账户转了20万元。当晚7点左右,胡先生终于和刚下飞机的儿子通了电话,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预防建议:
当业主在QQ聊天中遇到有人向他借钱的情况时,如果对方请求视频通话,他必须确认对方的视频图像是否实时,并要求对方挥手,做出一个动作,或者说一句话来验证它。网络 不要相信诸如延迟或缺少麦克风之类的借口。尤其是现在网络通讯非常方便,一定要注意自己QQ账号的安全。请勿通过电子邮件、QQ在线传输您的身份证号、账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 QQ密码被盗后,必须及时通知QQ网友。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络电子商务服务。对于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最好给父母留下紧急联系电话,不要使用网络通讯工具作为唯一的联系方式。
QQ电信诈骗流程图:
6. 招聘欺诈
诈骗者利用大学生缺乏经验和渴望赚钱来维持生活或找工作的心理。他们以招募校园代理或招工、为在校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或就业机会等为借口,先付款后发货,或收取就业押金、申领健康证明、收取培训费等方式进行诈骗。
典型:
2012年12月5日,张女士在赶集网浏览信息时,看到一则招聘兼职打字员的职位。因为她打字熟练,出版社也有些名气,所以她就和招聘人员取得了联系。但对方却以需要缴纳“押金”等各种理由要求其汇出2950元。张女士按照其要求汇了钱后,感觉情况不对,要求与对方见面,但对方拒绝见面。张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赶紧报案。
预防建议:
如果遇到以回扣或者高额回报为诱饵招人的,一定要咨询正规客服电话确认是否有招聘信息,不要因小失大。一旦遇到要求你缴纳“押金、服装费、培训费”的招聘信息,极有可能是骗局。您应及时报警并向招聘信息登记网站投诉。
7、淘宝店铺招聘诈骗
此类案件的受害者大多是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骗子利用受害人爱上网、急于赚钱的心理特点,采用两种手段进行诈骗:一是“为淘宝店主提供增信服务”。店家以后会以“刷钻石”的名义收取服务费、押金等,主要手段是直接转账进行诈骗;第二种是提供兼职刷淘宝网店信誉,谎称受害人在其钓鱼网站上购买了点卡,并给予好评,提升网店信誉,然后退款钱。 Kingpin以1%-5%的佣金为由,骗取受害人的购物钱。
典型:
2013年6月14日,自由职业者张某在自己经常登录的腾讯微博上看到一条招聘信息:“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赚钱。”张某觉得这份工作不错,就通过QQ联系了对方客服,对方工作人员称他们正在招聘淘宝店员,通过帮助淘宝店提高卖家信誉、增加销售业绩来赚取佣金。 。
起初,张先生对这样一份容易赚钱的工作心存疑虑。为了打消她的疑虑,对方表示:“每次拍下货物后,代理商都不需要先确认收到货物,工作人员会在短时间内将货款和佣金退回到代理商账户上。” 10分钟。 当代当代 销售人员检查到货款和佣金已经收到后,点击确认收货并好评“按照对方的说法,只要不确认收货,钱还是会在支付宝里。”
由于张信任自己经常关注的微博,因此他决定尝试做一名代笔人。当天下午,他按照对方的指示,拿走了三张虚拟游戏点卡。每次手术,对方都会及时将钱退给她。于是,张某对这种赚钱的捷径深信不疑。期间,对方以发送工作流程为由,多次向张某发送多份电子文件。
为了赚取更多佣金,张某听从对方指使,先后四次购买大额游戏点卡,总资金1.97万元。这时,张某发现取走游戏点卡后,无需确认就自动付款,于是他赶紧通过QQ询问对方。对方表示刚才出现卡问题,购买没有成功,所以让张某继续操作。张说他没钱。
沟通后,对方表示第二天即可退款。这时,张某感觉有些不对劲,致电支付宝客服了解情况。她这才发现对方提供的支付宝账号是假的,自己被骗了。她迅速向辖区派出所报案。
预防建议:
《淘宝规则实施细则》有详细规定。信用欺诈是一种违反规定的行为。淘宝明确禁止通过虚假交易提高信用的行为。网上大部分声称刷钻石可以获得报酬的都是骗局。不要相信那些以提升信誉为名实际上欺骗在线商店的外部网站。
8. 出售考试作弊工具或考试答案诈骗
骗子利用各种考试为契机,向考生和家长发送手机短信。内容为“2012年公务员独家呈现,原题+考场答案,内部渠道,通过率100%,QQ:*****”。如果考生和家长加此QQ为好友,对方会向您发送一个网站供您浏览。该网站的内容极具欺骗性,考生和家长很容易上当受骗。
典型:
被骗者王女士和男友都是青岛某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两人一起报名参加公考。 2012年3月13日下午,王某收到一条“可以提供公开考试答案”的短信。她一开始还不相信,但随后她又陆续收到了这条短信。王女士有些动摇,她想,自己好好学习吧。复习了这么久,别人竟然可以利用这条捷径取得好成绩,太不公平了。
于是她通过QQ联系了对方。对方声称其组织庞大,有内部关系,在公务员考试的印刷、运输等环节获取试题。他们还表示,了解所有参加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信息。为了验证对方所说的是否属实,王某报出了男友的名字,很快男友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申请信息就发了过来。
王大吃一惊,彻底相信了对方。于是,他赶紧以优惠价格将两门课程的7000元汇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同时,对方要求王某申请一个雅虎邮箱并设置统一密码,承诺公开考试试题及答案将在公开考试前一天发送至该邮箱。 3月23日上午9点左右,王某再次通过QQ联系对方。对方要求王某在发送试题及答案前再支付5000元保密费,以保证她不会将试题分享给他人,并且这笔钱将用于考试。说完,他从她身边退了一步,神秘地说,他有渠道控制试题是否泄露。
王先生已经没有钱了。为了拿到试题和答案,她向男友借了5000元电汇给男友。但到了16:00,邮箱还是空的。王女士慌了,赶紧联系对方。此次对方表示,他们的工作人员修改试题非常麻烦,王某还需要支付2000元的修改费。王女士意识到不对劲,当她向对方询问时,对方关闭了QQ,无法联系上。王某自知受骗,陷入公考舞弊陷阱。
预防建议:
考生和家长不要购买、使用非法生产销售的各种所谓“高科技考试作弊设备”,不要轻信网上出售的所谓“公开考试题及答案”,以免上当受骗。
当大家遇到上述情况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不要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无论对方使用什么说辞,都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不要回复短信,不要给对方设置陷阱的机会。
不透露:建立坚强的心理防线,不被贪婪的利益所诱惑。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向对方透露您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有关机构,或向亲友、同事核实。
禁止转账:了解银行卡知识,确保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切勿向陌生人汇款或转账。
及时报案:如果您受骗或听说亲友被骗,请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诈骗者的账号、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