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王,在MCN机构做了5年运营总监,亲手带出7个百万粉账号,也亲眼看着38个优质账号"猝死"。今天不说虚的,就说说2025年短视频赛道那些没人敢讲的大实话。
第一个真相:自然流量正在"慢性死亡"
上周和抖音某区域负责人吃饭,他说了个恐怖数据:2025年平台自然流量池同比缩减47%。什么意思?就是你去年发条视频还能有3000播放,现在可能300都不到。
我带的@美食探长 账号,去年六月开始播放量莫名其妙从3万跌到2000,连续7条都这样。后来发现:
- 平台正在把60%流量转向直播和付费内容
- 算法给每条内容只有15分钟"观察期"
- 新号前5条视频没爆,后面基本被判"死刑"
第二个真相:90%的"优质内容"都是自嗨
上周面试了个编导,给我看他准备的"爆款脚本"。我直接泼冷水:"放三年前能火,放现在必死。"
2025年的内容评判标准已经变成:
- 前三秒必须完成"认知冲突+情绪刺激"(比如"千万别这样炒菜"比"教你炒菜"点击率高3倍)
- 平均每12秒要设置一个"微悬念"
- 必须预留3个"刻意吐槽点"引导评论
看看现在的爆款,都在玩"信息过山车",观众根本停不下来。
第三个真相:不懂投流的就像在用翻盖手机
我机构有个小姑娘,去年坚持"纯内容"路线,每天剪到凌晨3点。上个月崩溃找我:"王总,我每条播放都不超过500..."
现实很残酷:2025年不做投放=主动放弃竞争资格。但不是让你无脑砸钱,关键在:
- 测款阶段:每条准备500元测试金,30分钟不爆就停
- 助推阶段:找到"黄金90分钟"(每个类目不一样)
- 收尾阶段:用1%预算"保温"优质评论
给不同阶段创作者的生存指南
新手期(0-1万粉)
- 重点攻"冷门时段"(比如工作日上午)
- 每条视频必须设计2个"槽点弹幕"
- 学会看"五维雷达图"(别只看播放量)
成长期(1-10万粉)
- 建立"爆款元素库"(每两周更新)
- 开始布局"私域钩子"
- 每月做1次"数据尸检"(分析死掉的视频)
突破期(10万+)
- 重点维护"数据三围"(停留、转化、频次)
- 必须掌握"流量拆解技术"
- 建立"应急流量包"(突发限流时用)
说句掏心窝的
这个行业最可怕的是:很多人直到账号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我见过太多内容优质却数据稀烂的账号,也见过内容一般但数据漂亮的账号活得滋润。
2025年要做短视频,得同时具备三种能力:
- 内容敏感度(知道什么能爆)
- 数据解读力(知道为什么爆)
- 投放节奏感(知道什么时候爆)
记住:现在的内容竞争,早就不在剪辑软件里,而在数据面板上。你看那些做得好的团队,运营早上第一件事是看数据,不是看视频。
(PS:最近准备开个直播专门讲"2025年流量获取的野路子",感兴趣的可以先关注,开播会通知)